欢迎访问定西市政协官网!
首页 > 政协概况 > 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传承古郡文明 提升襄野文化 ——《通渭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始末
2022-04-13

 崔振玺 李 昆 牛利军

2015年12月22日,《通渭历史文化丛书》(后简称《丛书》)荣获甘肃省第十届优秀史志成果文史类一等奖。作为《丛书》的编纂者,在心中涌起自豪与喜悦的同时,我们内心深处也在一次次用脚步丈量这无比熟悉的家园,感受着这片浸润着先古遗风古老神奇的热土,在心灵的洗礼中传承通渭耕读传家的人文情怀。回顾两年多的编纂历程,有许多感动与感慨,收获与遗憾。

动议启动

通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2100余年的置县历史。境内有距今四五千年的史前文化遗址寺子温家坪、碧玉李家坪、鸡川堡子坪,有绵延于群山众壑之上的战国秦长城,有遍布于乡村的堡寨遗存,有牛家坡、丁家店、小河子、悠江铺、文堡、旧店子、陇山、义岗川、襄南、李店、榜罗、马营等通渭名人故里,有古风犹存、意蕴悠长的风俗风情和名目繁多、淳朴独特的民间艺术,有坊间庄里老艺人的南腔北调和传说故事……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千百年来在这片热土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生生不息,绵绵不绝,薪火相传。通渭还享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等众多文化名片。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实施“文旅名县”战略,全县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县政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文史资料征集整理工作至今,共出版各种专题史料45辑(期)、240多万字。这些文史资料翔实、生动地记录了通渭各时期、各阶段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真实再现了大量珍贵史实,其“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但受历史原因、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仍有许多重要史料没有得到及时征集,也有很多珍贵的民间技艺、民风民俗或因后继无人处境尴尬,或遗失、散落民间岌岌可危。2013年1月,陈维山主席到任政协后,在一次主席会议上提出:在通渭转型跨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政协挖掘整理地方文史资料的重要职能,编写一套全面系统记载、展示通渭丰厚历史文化的大型丛书,助推全县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也是政协义不容辞的应尽责任。随后与分管政协文史工作的副主席崔振玺、文史委负责人商讨了丛书编纂的具体事宜。陈维山主席并将这一想法向县委书记令续鹏、县长邵志刚做了汇报。令续鹏书记当即表态:“好事,县委支持你们搞!”邵志刚县长也表示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2013年5月份开始,原政协文史委主任南志明同志,首先从《丛书》的内容、形式、编纂人员等方面拟定了计划方案。7月23日在定西凤城酒店召开《丛书》编纂启动会议,成立了《丛书》编纂委员会,确定了《丛书》的基本内容、分册编著、成书时限等,陈维山为主编,崔振玺为副主编,文史委具体负责编辑、协调、联络工作;基本内容以人物、文物、书画、诗词、民间艺术、民俗、民间故事、红色文化为主,在“大通渭”范围内遴选出郭建民、何钰、刘小农、雷鸣、许克俭、魏效贤、南志明等同志为各分册编著,当时确定诗词和民俗部分由雷鸣同志一人承担,后来由于时间紧、精力有限,民俗部分由党旭涛同志承担,王赟同志参与了民间艺术部分的撰稿,吴芳萍同志参与了民间故事的征集整理。编著阵容里有地方史志专家,有文博系统的研究员,有民俗民间艺术研究者,有诗文作者,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他们都具有较高的文字水平,熟悉所承担分册的历史知识,并有较强的责任心;确定2014年底出版发行。编纂工作正式启动,全体编著、编者厉兵秣马进入收集、撰稿阶段。

搜集成稿

古邑通渭,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信息宏富而殷实,如何把它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类编纂成册,形成完整的一套《丛书》,展示于世人,是每个编纂人员第一次面对的工作。为了让这套《丛书》真正成为通渭的一个文化亮点,各编者一致认为,不能仅限于现有资料的整理汇编,一定要进一步挖掘、搜集通渭散佚于民间和周边市县的历史文化资料,使《丛书》涵盖的历史文化信息更加丰富厚重,才能让读者耳目一新。因此,我们为了取得丰富而直观的第一手资料和图片,只要打听到一点点与通渭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都会驱车前去探究、誊录、拍照或借阅。

人物卷,是由定西市政协文史委调研员郭建民同志撰稿。郭建民同志多年从事党史、文史的征集研究工作,于2014年2月完成了初稿。主要参考《通渭县志》《通渭人物志》《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等书目上人物传记资料。2014年5月底,为探寻李灼的资料,在碧玉小河子其后代李多长家,通过查看李灼的中试乡试试卷、家谱和墓志铭,确定李灼为清同治九年庚午科举人,从而把通渭历代举人数量从原来的44人增加到45人,为撰写李灼提供了很多精彩的素材。9月25日,我们走访秦安县,收集牛氏及丁锡奎资料,在秦安县政协编撰的《秦安手札辑录》中辑录了许多牛瑗与安维峻之间的信札,从信札中得知牛瑗、安维峻为儿女亲家。当时安维峻得罪权贵后被免官,在“山中著书教子”,牛瑗对时局决裂,官吏腐败,失望愤恨不已,盼得卸职归山,二人能够“高谈阔论,诗酒怡情,一切时事均不闻问”。两亲家大量的书信为认知清末民初当地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在秦安县博物馆拍得手绘牛瑗真人画像,在秦安县城人民街庙儿巷走访了丁锡奎故居。碧玉小河子李昆家收藏的丁锡奎去世后发的“讣告”中,可以清晰地知道丁锡奎的生卒、功名、官职、宦历、子孙、籍贯情况。另外,我们还就赵荣、李南晖、牛瑜、王海涵、孔宗尧、赵文炳、张维垣、牛钊及杨子恒、姚檀栋、尚永丰等三位院士的史料和故事进行了查证、补充。

文物卷,是由定西市博物馆原馆长何钰撰稿。何钰同志从通渭到定西,一生主要从事陇中文物的发掘与研究,年逾七旬,不懂计算机,把整理出来的文稿在稿纸上誊录一遍交予我们,令人感动!该卷开始只对经国家及省市县文物部门鉴定,确定为国家及省市县级文物的史前文化遗址、古代墓葬、战国秦长城、城堡遗址遗迹、古代建筑、碑刻墓志及馆藏文物进行搜集整理,后经编委会商定,把通渭县图书馆馆藏珍贵古籍和民间收藏古书画进行筛选编入此卷。图书馆王维平同志就馆藏《历代通鉴纂要》九十二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等二十二部尤为珍贵的古籍从作者、年份、刻本、书样、内容、影响等方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介绍,让我们又一次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民间收藏古书画流动性很大,今天在通渭县域,明天可能就在某地拍卖现场。但是这些精彩绝伦的名家大家之作曾经在通渭这块充满文化气息的土地上停留过,应该展示于世,让人们一饱眼福。10月上旬,我们就县内民间收藏的古书画进行搜集、筛选、拍照。刘小农、李昆二位同志对这些古书画从内容、规格、作者等方面进行介绍。碑刻墓志部分,我们将牛树梅、牛瑗的两通墓碑纳入本卷,魏旭东同志对两通墓表做了释文;牛树梅墓碑已残,魏旭东据贺瑞麟《雪樵先生牛公墓表》进行校补,依安维峻《望云山房文集》对牛瑗墓志铭做了补记。

书画卷,是由通渭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刘小农编著。该卷编选以已故通渭籍或外籍在通渭任职生活过的官员、进士、举人、书画家为主。遴选的242幅书画作品中,少数曾刊载在有关书籍或网络下载外,大部分为首次拍照面世。王希旦、李南晖、张翼儒、冷文炜、牛瑜、伍重华、王伟、孔宗尧、邢肇棠、邢华、丁玺、蒙之廉等人书画作品,都较为珍稀;大书法家伊秉绶《通渭城歌》诗稿、牛树梅、牛树桃、牛瑗、刘智、雷振邦书札,阎焕炜训令手迹等,为这次编纂过程中最新发现,尤为珍贵。为了进书画作品收藏者的门,我们卖了礼品登门求拍;为了一个通渭举人的书画作品,无论多么偏远,我们都会驱车前去探究。

2014年4月25日,在平襄姜滩,我们拍得光绪元年乙亥恩科举人第三铺人党呈祥、民国三十六年通渭县长湖南人董寄虚、平襄人张伟、国民党陆军少将第三铺人党法宗的墨迹。大量的古书画作品和收藏信息是兰州经营古书画的张东平先生提供的。张东平,通渭襄南人,自幼失慈,作为家中老大,从十几岁就离开他心爱的校园,开始走南闯北,养家糊口,现在兰州城隍祠古玩城经营古书画,取名“千一阁”。东平先生对与通渭相关的古书画尤其钟爱。5月13日,为了每幅书画作品能清晰原装的展示在读者面前,我们邀请专业摄影者张子斌同志到兰州东平先生租住房子的楼顶拍得李南晖、王海涵(清通渭安远人,光绪己丑科进士)、张孝慈(陕西安康人,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进士、清末民初曾任通渭知县)、冯寿延(通渭马营人,曾任河南密县、新乡县县长,通渭县参议会议长)、安任山(通渭平襄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赵文炳(通渭义岗川人,著名法学家、书画家)、王肇南(原通渭八里湾乡人,曾任定西、和政、康县等地县长)、张维垣(通渭什川人,画家)、魏煜章(通渭平襄人,光绪丁酉科拔贡)、孔培谦(通渭平襄人)、卢敏天(通渭平襄人,因善画博古称“卢博古”)、李志谟(江西人,民国三十七年通渭县长)、杨泰(通渭襄南人,光绪癸卯科举人)、贾俊杰(通渭什川人)、刘庆笃(会宁人,光绪年进士)与卢敏天合作书画扇面等10余幅古书画作品。

5月16日,联系县内古书画藏家拿上自己的古书画藏品在文化大楼楼顶进行集中拍摄。这次拍得李南晖、张翼儒(通渭寺子川人,乾隆十七年壬申科解元)、冷文炜(山东胶州人,清乾隆时曾任通渭知县,著名书画家)、景运亨(通渭平襄人,道光十二年壬辰科举人,曾任狄道州学正)、牛树梅、牛瑜、牛瑗及徐德沅、刘永亨、王集、甘大璋、袁玉锡、潘树嘉、彭聚星等人为牛瑗题写扇面及黄子春、孙绳武(通渭常家河人,光绪四年岁贡)、和维鼎(通渭人,擅画竹,人称“和竹子”)、令雨田(通渭人,擅画兰,人称“令兰草”)、牛兴元(通渭人,擅画葡萄,人称“牛葡萄”)、窦金声(江苏无锡人,光绪时曾任通渭知县)、詹廷镛(贵州遵义人,光绪二十八年任通渭知县)、周裕杬(湖南湘潭人)、曾士刚(河南光山人,民国三年任通渭县长)、牛剑秋、牛士颖、安任山、牛汉章(通渭陇川人,曾任宁夏府教授)、蒲鹏扬、牛练吾、伏景毅(秦安人,民国二十二年任通渭县长)、贺凤梧(宁县人,民国三十年任通渭县长)、牛海秋、刘济生(云南鹤庆人,民国二十五年任通渭县长)、蒙之廉(通渭榜罗人,烈士)、张维垣、张守忠等县内外名人书画作品。

5月29日,为了探寻邢肇棠、冉继荣等人的墨迹,我们分别到平襄高碾子、平襄西关、碧玉石滩,未能如愿,但无意中拍到了邢华绘的《松鹤图》、孔履谦的水墨《高士图》《牧牛图》和山东无棣冯声煌行书中堂墨迹。邢华,我们一直以革命烈士认知她,能留下她的丹青,觉着格外高兴。另外,还有由邢肇棠之孙邢钧誊录、李蔚秾书丹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为邢肇棠逝世后于1962年2月5日立的墓碑碑文,对邢肇棠的生平及事迹有了清晰的认识。31日,在碧玉小河子拍得邑士李学牧、李耀山父子的书画手迹。6月12日,在襄南马店、李家店姚川村拍得通邑书画名家平襄南耀箕《墨竹》四屏、襄南董盘桂行书中堂、平襄刘允和行书四屏及山东冷文炜之子冷纮玉行书中堂、民国三十五年通渭县长湖南人刘福梅行书四屏。

鸡川牛坡,是清代曾任四川按察使牛树梅及其家族世代繁衍生活的地方,一门先后走出了牛星焕(名士,树梅高祖,牛氏家族“耕读之业”奠基者)、牛鲂(康熙四十四年举人,星焕子)、牛鲁(贡生,官凤县训导,树梅曾祖父)、牛增懋(贡生,树梅祖父)、牛作麟(树梅父)、牛树梅、牛树桃、牛树楠(副贡生,著《浑天仪图说》《闰月定四时》,树梅从弟)、牛瑜、牛瑗、牛辉如(监生,议叙布政司理问,树梅从侄)、牛士颖、牛士翘(字楚材,民国二十年任通渭县长,牛瑗子)、牛剑秋、牛海秋、牛练吾、牛钊等名流,少不了一定要去探究的。6月17日,我们来到牛坡,征得牛氏后代牛梓(牛练吾曾孙)的同意,在一废弃的庄院内,找到清代著名学者陕西三原贺瑞麟撰文的牛树梅墓碑(已残)和赐进士出身内阁即补侍读任承允撰文、陕西洋县知县王友曾书丹的牛瑗墓碑。两块墓碑都是青石质,重达数百斤,我们把两块墓碑从乱草丛中移至空地上,由刘小农同志把两块墓碑碑文、碑额拓了下来。牛树梅,作为通渭史上颇具影响的古代循吏,他的故事和文献资料不论在家乡还是在他为官一生的四川,都留下了为人称道的足迹。他的故居——牛家坡学校(金牛学校教学点),占地3000余平方米,有教室8幢,教师宿舍10间,有学前班学生8人(其中秦安魏坡2人),教师3人;学生在教师宿舍上课,所有教室都已弃用,有两间教室变成了牛圈 ,校园内杂草丛生;仅存的牛氏故居建筑中的一个过厅,原先作为教室现已弃用,成为堆放杂物的库房,屋顶、墙体严重破落、裂缝,成了危房。牛树梅祖父母墓碑、牛树梅父母的汉白玉墓碑、牛树梅墓碑、牛瑗墓碑、牛瑗夫人墓碑等十几块墓碑和几块柏木棺樽随便堆放在荒院、果园内,任其风吹日晒;牛树梅及其后代的著述、书画和所藏图书除一部分毁坏、遗失外,大都保存于甘肃省图书馆、通渭县图书馆、通渭县博物馆和县内外私人手中;牛瑗和安维俊往来书信存于秦安私人手中;牛家的大小物件土改时期全部分配给牛坡、苟堡村民(牛坡、苟堡当时为一个队),几乎家家都有,如今这些老物件,有人当作“宝物”买与外地文物商贩,有些堆放在墙角或库房等待处理……第二天,我们又在牛坡村民牛虎娃家拓了“陇上铁汉”安维峻所题的光绪八年壬午科举人、曾任四川巫山知县牛瑜的墓碑;在秦安魏家店吊川牛氏后人牛敬新家拍到了牛钊的墨迹和续写的牛氏家谱,从这个家谱中,我们理清了牛瑗的生卒时间以及牛士翘为牛瑗子的史实;在鸡川冯家川拍得曾任武都专员丁玺楷书对联和沈钧儒十一叔、曾任甘肃主考沈为给丁锡奎题楷书“进士”木匾;在陇山藏家手里拍得光绪壬辰科进士鸡川丁锡奎的楷书二屏和民国三十四年通渭县长朱焜《寿》字中堂。

6月20日,为了寻找清咸丰十一年辛酉科举人伍重华的墨迹,崔宏先生提供线索说榜罗镇岔口村下店社一陈姓农户家有,我们到那家,并非是伍重华所写,只是伍重华为此家祖上陈楚材“舍地建堡”之行为挂幛撰文颂扬。又到榜罗文丰、桃园村寻找,无意中发现了阎焕炜20世纪40年代末在榜罗区(镇)公所当区(镇)长时的训令手迹,辛苦之余,又感欣慰。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小农在一藏家手里拍得伍重华、王伟(通渭新景人,光绪元年乙亥科举人)、魏琛(生平不详)等人楷书小品。在榜罗,我们还拍到了许多有特色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牌匾、木雕。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举人马营赵廷璧的墨迹在陇西文峰镇一藏家手里,6月21日,我们前往交涉拍照,藏家不允,刘小农个人掏出数千元买了下来;同时,听得陇西县城一藏家有光绪二十三年丁酉科举人李家店蒲捧扬的墨迹,结果经过鉴定为假,无功而返。 6月26日,在定西一藏家那儿拍得牛剑秋、冯寿延、王序宾、牛练吾行草四屏;何钰同志把他一生收集整理的有关书画、民俗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和图片全部提供给我们,给我们很大帮助。

在省图书馆曾雪梅女士整理考订的《还读我书楼珍藏尺牍考解》一书中了解到牛士颖和著名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学家临洮张维之间有很深的交往。为了获得牛士颖致张维信札,10月10日,我们到省图书馆联系协调,经省图书馆领导商定,由通渭县政协出资800元,同意提供该书札图片,让大家看到了牛士颖的学问才情和坚挺疏朗、瘦硬通神的书法。

诗词卷,是由定西市文联调研员雷鸣撰稿。雷鸣同志从他参加工作开始,就特别留意对与通渭相关的诗词的收集。该卷的编选以已故通渭籍诗人诗作、外籍作者吟咏通渭诗作和通渭古今楹联为主。通过筛选,编选诗作393首,楹联171副。

民间艺术卷,是由乡土艺术家许克俭、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赟二位同志撰稿。许克俭同志从解放初就开始关注通渭民间艺术,加之他多才多艺,他手头的资料之全、之精是别人无法向背的,当许老把那一摞摞认真清晰的手写文稿递到我们手里时,想到他以古稀之体伏案疾书,不由人肃然起敬!王赟同志凭他对通渭民间艺术的一腔热爱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全身心地投入到该卷的搜集、撰稿当中。该卷入编的通渭特色的民间艺术,我们都会实地进行走访、探寻、拍照。4月24日,为了搜集古建筑的文字资料和图片,专程走访了中林山太白庙群,古建筑师巩胜玉先生给我们提供了通渭古建筑的有关文字资料,并带领我们参观拍摄了建筑群及彩绘、砖雕、脊兽、泥塑等。6月23日,走访刘凤英,让我们看到了六十余年前的嫁妆手绣枕头;走访李记金银店,现场感受了工匠们的精巧匠心;走访雷明书画装裱店,领悟了通渭传统书画装裱工艺的一丝不苟;走访王继属烙画,使我们见到了不一样的民间艺术;走访冉艺飞麦秆贴画,知道了小小麦秆也能制作大美之作;走访安维吉宫灯,让人感叹在通渭这偏远贫瘠的土地上亦有可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品;走访许克俭家,让我们了解了通渭色彩斑斓的玻璃画,惟妙惟肖的人造花,风趣诙谐、热情奔放的民歌,名目繁多的祭祀工艺品纸火……30日,专程走访马营石雕,当看到存于马营城隍庙的墓园饰物花岗岩质“太狮少狮望柱”和“沉思猴”时,无不为其简单大方、雄浑古朴而又生机灵动的风格工艺所震撼。9月12日,走访县工会地毯厂,了解了享誉全国的通渭地毯业的发展历史、图案绘制、生产工艺及特质用途。

民俗卷,是由曾参与编纂2006版《通渭县志》的党旭涛同志编著。党旭涛同志还编辑出版过《印象通渭》《古堡寨》,积累了丰富的通渭民俗方面的素材和图片。为了能原汁原味地反映出通渭的风俗风情,我们还是走访了全县许多村落,对即将消失的部分习俗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存照。我们曾穿梭于平襄西关、高碾子,马营东街、西堡,鸡川牛坡,榜罗文丰、毛店,义岗明星,襄南文堡、东坪,碧玉下店……聆听老人们对以农耕事项为主的通渭民俗的演说。为了找寻一个土木结构的“耕读第”大门,不惜跑多个乡、多个村社。

民间故事卷,是由魏效贤和夫人吴芳萍二人收集整理。20世纪80年代,对通渭民间故事情有独钟的魏效贤就曾整理油印过一本以陇川方圆为主的民间故事小册子。该卷民间故事的编选,又补充了全县各乡镇有特色的“古今”。魏效贤、吴芳萍二同志又对每一则“古今”,从内容、语言等方面做了修改,对话全部用以通渭人的口语、方言,让每则“古今”更显通俗简洁、形象生动,读来亲切,富于感染力。党齐同志专门为该卷手绘了数十幅配图。

红色文化卷,是由南志明同志撰稿。通渭,是一块红色的土地,长征时期,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相继途径通渭,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曾驻足通渭,留下了在中国党史和军史上不能逾越的“榜罗镇会议”“发表《七律·长征》诗”“南河滩文娱晚会”“华家岭阻击战”等历史事件。通渭许多地方也因红军长征而闻名于世:榜罗小学、打麦场、红军将帅街、党家堡、文庙街小学、南河滩、啦嘛墩、韩家岔梁、四岩山、盘龙山、石堡子、西堡子、大墩梁、温泉红军池……本卷在参考《三军大会师》《中国共产党通志·政治志·重要会议》《定西文史资料丛书·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在西北》《甘肃党史资料征集通讯》等文献资料的同时,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定西市政协文史委在文字资料和图片上给予我们无私的支持和帮助,许多资料和图片是第一次面世。政协牛国荣副主席带领县摄协的同志不辞辛苦奔波于红军长征途经的地方,走访拍照,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和图片。牛利军在本卷后期从组稿、编排、配图等方面做出了辛勤的努力。

撰稿过程中,大家劲头十足,对工作严格要求,放弃周末休息日、节假日,大量准确翔实的资料收集到案后,方才下笔。遇到学术上的问题和历史疑难问题,及时召开座谈会,共同协商,或者专门向专家请教,先后5次组织召开《丛书》编纂座谈会、协调推进会、审稿会。2014年9月,经过各编著、编者近两年不懈的努力,《丛书》各卷文字初稿大部分完成。并经编委会讨论确定,丛书定名《通渭历史文化丛书》,“人物卷”定名《襄野群星》,该卷记载了东汉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明代工部尚书赵荣、“陇右真儒”李南晖、清代四川按察使牛树梅,以及当代杨子恒、姚檀栋、尚永丰等近1800年来80多名通渭籍和在通古今名人;“文物卷”定名《古郡遗珍》,该卷展示了一批以横贯通渭县境的战国秦长城等为代表的地上文物、出土文物、馆藏文物、民间书画藏品和古籍图书,以及遍布乡村的大量民堡遗存;“书画卷”定名《翰墨飘香》,该卷展示了古今书画名家在通渭留下的大量珍贵墨迹,全方位解读了通渭人民诗书传家、崇尚耕读、钟情书画的独特文化情怀和高雅精神追求;“诗词卷”定名《诗词撷英》,该卷汇集了大量古今文人墨客咏叹通渭的诗词歌赋和楹联集萃;“民间艺术卷”定名《乡艺渊薮》,该卷记载了在通渭留存千年的剪纸窗花、牛皮灯影戏、脊兽砖雕、千层底布鞋、庙宇彩绘、秦腔社火等一些老手艺、老物件;“民俗卷”定名《民俗记胜》,该卷从生产劳作、岁时节令、婚嫁习俗、特色饮食、民间游艺等方面展示了通渭浓郁的乡土文化; “民间故事卷”定名《坊间古今》,该卷汇集了大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坊间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以及在民间流传幽默诙谐、生动形象的“民谣”“顺口溜”等;“红色文化卷”定名《红色记忆》,该卷以在中国革命史上彪炳史册的“榜罗会议”为主线,详细记载了中共中央及红军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境通渭留下的许多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和丰厚独特的党史资源,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为党的事业奔走呼号、出生入死的通渭儿女可歌可泣的悲壮英雄事迹。

好的图片能带给人视觉冲击。征集到的图片非常之多,达3000余帧,各方面的都有。有些图片现在已经拍不到了,比如通渭民居,那种给人以宁静淳朴的青砖土瓦、土夯泥砌的民居建筑逐渐被混凝土、活动板房建筑所代替;还有民间手艺如擀毡、箍缸、钉碗、萝儿匠、纳鞋、剪纸等逐渐在人们眼前消失;还有那简单质朴、幽默风趣的乡间游艺如皮影戏、小曲、跳神、打台……也被年青一代抛于脑后;还有那曾经饱受战乱冲击、风雨剥蚀,如今依然雄伟伫立在通渭大片山川沟壑之上的战国秦长城、古寨城堡,慢慢地变成记忆……作为中摄协会员的陈维山主席,把他多年来在通渭拍摄保存下来的精彩村落民居、四季风景、民俗风情等近千帧图片全部提供给我们编者,为《丛书》增添许多精彩。还有牛国荣、张子斌、刘亚娜、党文博等,他们都无偿地为《丛书》提供了许多图片。牛利军在编辑过程中根据《丛书》内容需要补拍了大量图片。这些珍贵、丰富、专业的图片,可以说为通渭历史文化留下了直观的影像资料。

编辑设计

76万余字的文字文稿,3000余帧的图片,怎样使这套丛书富于特色地反映出耕读通渭的历史文化全貌呢?陈维山主席提出,这套《丛书》一定要文字叙述与鲜活直观的图片相结合,做到让读者耳目一新、爱不释手。中美协副主席、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受邀参加第五届通渭书画艺术节,经县委令续鹏书记协调为《丛书》题写了书名;县委书记令续鹏、县长邵志刚为《丛书》作了序;县政协主席陈维山为《丛书》作了跋;崔振玺副主席对《丛书》文稿进行了详细审阅;李昆、牛利军二人对《丛书》各卷从书名、概述、编目、内容、史实、文字等方面做了修改、补充、核实、校对,并根据内容进行了配图;魏旭东、高燕红、蒲旭红、陈军强、薛向红、王勇等同志分卷对部分《丛书》文字进行了校对。经多次考察论证,编委会商讨决定,先以《乡艺渊薮》为样本,由兰州大雅文化有限公司进行排版设计。2014年9月下旬,该卷清样出炉。大家一致认为:设计新颖,视角独特。10月初,陈维山主席、崔振玺副主席、李昆、牛利军等拿了本清样到陆志宏先生处请教。陆志宏,甘肃榆中人,省画院院长助理、画家,曾任陇中画院院长,编著出版有《甘肃宋元画像砖》《陇中剪纸》《甘肃皮影》等,在图书的装帧设计上有独到的见解。陆志宏先生对《乡艺渊薮》清样仔细翻阅后,从封面、内容、插图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特别是陆先生20世纪80年代在定西工作期间来通渭,收集到了品类齐全的通渭春缨、遮面、年画,拍摄到了珍贵稀有的通渭皮影、宋元画像砖和通渭秦腔演员收藏的耿派脸谱。陆先生说,这些通渭民间艺术当下很难看到了,并很慷慨地答应我们翻拍后用于丛书插图,这些精彩的图片为丛书增色不少。随后,《翰墨飘香》《民俗记胜》《襄野群星》的设计清样都得到陆先生的中肯意见。

10月中旬,丛书各卷全部进入设计阶段。负责编辑的李昆、牛利军二人从10月开始,前后5次两个多月驻扎于兰州大雅文化公司附近的酒店,每天和设计人员一起上班下班,逐篇逐句、一图一标地进行订对校正。每成型一卷,通过网络及时发给陈维山主席、崔振玺副主席和各编著进行审阅、校对。陈维山主席将修改意见开始以电话的方式直接打给李昆,有时一个电话打一个小时,提出的修改意见具体到字词句标点、语言风格、插图位置、图片色彩。后来由于电话安排的修改意见多有遗漏,他就把修改意见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给李昆,好多次收到短信是在凌晨一两点,修改意见达二三十条。第二天,李昆、牛利军二人到大雅公司和设计人员一一核改。到后期,大雅文化公司设计任务较多,影响《丛书》的设计进度,我们编者只好向设计人员说好话、搞协调,下班后又加班加点,有时一直干到深夜12时才休息。条件所限我们没有携带电脑,查找资料、文字调整、图片替换等工作,都是挤占大雅文化公司的电脑设备完成的,由于频繁使用,我们带的U盘在一次操作中数据全失,我们辛辛苦苦几天搞出来的文稿、图片没有了。我们通过打听,到恢复数据的专家那里求助,专家说只能恢复部分数据且需很长时间,只得作罢。最后,我们让政协办公室同志将原始文稿、图片发给我们,重新整理编辑。

出版发行

2014年12月14日,《丛书》终于定稿,交付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进入出版印刷程序。经中国文史出版社审查认为:“该丛书以史为经,以文为纬,文图并行,视觉独特,工程浩大,富于创新,饱满鲜活,殊为不易。”通渭县政府招标办通过集中采购招标方式,最终选定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印刷,第一次印刷3500套,其中精装500套。2015年1月6日,在县政府招待所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丛书》首发式。首发式上:由县政协主席陈维山主持,崔振玺副主席介绍了《丛书》编纂工作情况,政协文史委主任李昆同志代表编者发言;向有关单位、学校、农家书屋发放《丛书》;县委书记令续鹏讲话指出“《丛书》的出版发行,填补了通渭历史文化书籍空白,为传承通渭历史文化、助推实施‘文旅名县’战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在推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随后,对何钰、郭建民、雷鸣、魏效贤、南志明、刘小农、党旭涛、许克俭、王赟、魏旭东、王维平、党文博、张子斌、李昆、牛利军等15名《丛书》编纂优秀工作者进行表彰。2月9日,剩余部分全部到通,开始向社会各界进行发放,收到了许多中肯意见和赞誉。

能成为一名编辑有幸参与《丛书》的编纂,是我们莫大的荣耀。我们在组织联络、史料征集、伏案成文、图片拍摄、文稿校对、设计排版、付梓印刷等各个方面全程参与,相互配合,付出了辛勤的努力。通过编纂这套丛书,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编纂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

《丛书》的编印出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么大的文化工程,不是靠几个编著、编辑人员完成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丛书就是依据通渭已有的史料文献、出土文物、乡俗风情、旧闻旧事以及多年来对通渭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集腋成裘,展示给世人。《丛书》编纂过程中,县上有关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和鼓励;甘肃省图书馆、定西市政协文史委、定西市博物馆、秦安县政协、秦安县博物馆、煜丰印刷厂的单位和同行,在查阅资料、提供图片等方面给予了无私地指导和帮助。县政协机关全体上下一盘棋,从《丛书》初稿打印、文稿校对等方面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由于诸多原因,在编辑中还有许多不足和遗憾,作为文史工作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政协文史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以此次丛书编辑为契机,继承和发扬敬业奉献、求真务实、严谨认真、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三亲”史料的征集、整理、研究、出版、保存、利用为主,起到“补史之缺、续史之无、详史之略、纠史之错”的作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地发挥政协文史“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分别系通渭县政协副主席,通渭县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通渭县政协文化文史委三级主任科员)

 

关闭